外界分析認為,目前鎂供應沒有問題,歐洲擔心的斷供不會出現,但鎂業內分析師還是指出,鎂市如果出現長期波動不僅會阻滯國外汽車行業,也會給國內鎂行業下遊企業和新興產業帶來生存壓力和不利影響。
公眾場合不好發作,但按照一些人的解讀,如果不是莫裏森很快抽回了手,馬克龍眼中的怒火,估計會將他燒成灰燼。法國外長勒德裏昂聲稱:這是法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召回美國大使,我們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危機。
我們無需召回法國駐英大使,不需要谘詢其看法,了解事情原委。此前,對於馬克龍說我不用認為,我知道時,莫裏森就憤怒回答:我不認同這種說法。但領導人私信都能公開,這打破外交慣例,更激怒了法蘭西。
他警告,這是向世界所有國家領導人發出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:當心了,澳大利亞會搞泄密,你私下對這位‘合作夥伴說的話,最後會被當成武器用來對付你。當澳大利亞記者詢問馬克龍:你是否認為莫裏森對你撒了謊?馬克龍想都沒想,脫口而出:我不用認為,我知道。
四板斧,扮演受害者……夠高明吧,想想澳大利亞最近幾年的其他事件,是不是也類似呢。
那就是一個騙子,是他欺騙了你們法國,也欺騙了我們美國。撞衫同時,當著記者們的麵,拜登又是拍馬克龍手,又是摟馬克龍的肩,還長時間手牽手。
嗯,今天確實是姐妹。召回駐美駐澳大使,駐英大使呢?法國外交部的說法是,英國肯定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以前,這樣的會晤,一般是中立第三方,再不濟也肯定是美國大使館,什麽時候輪到法國大使館了?但拜登不計較了,意思也很明確:馬克龍,我親自來登門謝罪了。但哪知道,拜登和約翰遜,卻在秘密磋商,默默推進針對法國人的無鉤行動。
(作者:麗水外圍)